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必定有自己的根脈,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民族必定有自己的靈魂。學院目前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弘揚民族文化,展現藝術珍藏,建設中國特色的美育體系,堅持藝術服務社會、藝術服務人民大眾的方向,喚起更多觀眾參與到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中來,感悟中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與無限魅力,圖書館充分發(fā)揮收藏大量文物書畫的優(yōu)勢,10月9日,推出了精心策劃的“漢家故事:圖書館藏漢代畫像石拓片及文物展。”
漢代,一個風云際會、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漢家,一個英雄輩出流傳著無數故事的盛世。漢代文物資源無疑是那個輝煌王朝的遺存。此次展覽共展出玉器1件,銅鏡12枚,瓦當20枚,陶器等文物15件,畫像石拓片26件,碑帖拓片3種。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精美的拓片,展示了大漢王朝深厚博大的文化傳統和粗朗雄剛的民族氣息。觀眾可以在漢代畫像石的圖像及文物中一窺漢家生活,了解漢代歷史人文的多樣性,深入體會它們所呈現出來的社會文化、思想、藝術和風俗觀念,領略漢畫像石深沉雄厚、古拙質樸的藝術魅力。
圖書館特別邀請了人文學院李林副教授舉辦“幽冥之間——解讀漢畫像的圖像密碼與藝術風格”專題講座。李林老師從藝術、美術史的視野以及歷史考古文化史等學科角度解讀了漢畫像的多重意義及藝術特點,以山東、河南、陜北、江蘇地區(qū)的車馬出行、樂舞百戲、祥瑞、門卒門吏等不同題材為例詳細介紹了漢代畫像石的地域特色和藝術風格。他以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漢畫像石的文化和價值,還為大家推薦了很多優(yōu)秀的漢畫像石書目,在場的聽眾受益匪淺。
講座現場,這些珍貴館藏收集人之一、我國著名美術史論家李浴先生之子李稼先生為聽眾講述了當年李浴先生收集珍貴文物的經歷。
展覽吸引了學院師生及兄弟院校同仁的關注,前來參觀的師生對藏品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藏品的珍貴性和極高的文物價值引發(fā)了師生們的驚嘆及高度贊揚。觀眾紛紛表示,魯美能有這么多保存完好的珍貴文物,值得驕傲和自豪。
正如莊革發(fā)館長所說:“圖書館的珍貴藏品均已經過全國文物普查,藏品質量得到了專家們高度認可。為了更好地將圖書館珍貴藏品呈現給觀眾,圖書館通過實踐和嘗試,探索出一種展覽與講座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揭示人類文明遺存,讓觀眾聽得明白、看得清楚,充分體現文物書畫的價值。今后,我們還會不斷探求服務方式,解決好藏與用的矛盾,尋求最佳的契合方式,讓這些珍貴的藝術品更廣泛地服務于學院師生和廣大社會觀眾,徹底打破‘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tài),也希望這種活動能夠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圖書館將更加致力于傳承中華文明,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努力為推動學院高質量發(fā)展再立新功。”